时隔28年,她再次代表上海队站上全运会赛场
28年后的今天,48岁的夏茹再次站上了全运会的赛场,代表上海队参加了2025年第15届粤港澳全运会篮球群众组比赛。回想起年轻时的往事,她曾在20岁时,作为东道主上海队的代表,参加了第八届全运会,并在主教练丛学娣的带领下,帮助上海队获得了历史上的最佳成绩——第三名。如今,站在这个全新的舞台上,夏茹感慨万千:“能在这个年纪再次参加全国比赛,真的是非常不容易,也是圆了一个梦吧。”她坦言,自己能够再次踏上赛场,代表上海队出战,不仅仅是幸运,更是对篮球的热爱和执着。
今年3月,夏茹作为建平实验小学的体育老师,接到了前上海女篮队员徐洁云的参赛邀请,组成了一支新的队伍,准备参加全运会篮球群众组的比赛。她心情复杂,既兴奋又担心:“兴奋的是28年后还能再次参赛,担心的是自己年纪大了,体力是否能跟上。”根据赛事规定,每支球队可以有两名具有专业经历的球员,而夏茹和徐洁云分别联系了一些热爱篮球的朋友,最终成功组建了这支队伍,备战35-55岁B组的比赛。这支队伍的年龄跨度较大,最大年龄为49岁,最小的也有40岁,平均年龄在B组中算是比较大的。“备战期间,大家既要兼顾工作,又要兼顾家庭,但我们依旧克服了困难,每周保持一次训练。”夏茹说道。
今年6月,预赛在四川宜宾举行,尽管队员们都是自费参赛,但无论是主力球员,还是替补、后勤保障人员,大家都没有抱怨什么,只想着为上海队争光。作为队伍中年龄第二大的球员,夏茹担任着主力得分手的角色,但意外的伤病却让她面临了严峻的考验。在与天津队的第二场比赛中,夏茹在篮下接到传球准备上篮时,遭遇对方补防球员撞击,导致右侧第七肋骨骨折。尽管受伤非常疼痛,她依旧坚持打完下半场,并帮助上海队赢得了那场比赛。“当时比赛非常胶着,我没多想,只想着‘轻伤不下火线’,没想到比赛结束后一松劲,才发现每次呼吸都很痛,右手也抬不起来。”随后,夏茹因伤缺席了后面的两场比赛,尽管如此,上海队还是顺利晋级了决赛。“那时每个人都带着伤痛坚持比赛,真的是太不容易了。”
展开全文
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治疗,夏茹和队友们一同踏上了广东汕头的赛场。在与天津队的预赛中,夏茹得到了16分,并在最后一分多钟投中一个关键三分球,帮助上海队以6分优势获胜。而在决赛圈的比赛中,夏茹再度拿下18分,并在比赛最后时刻投中了一个关键三分球,帮助上海队以5分优势艰难获胜。尽管最后上海队的成绩并不理想——五场比赛只赢了一场,最终名列第八,但夏茹依然为队友们的表现感到自豪。“虽然我们没能取得更好的成绩,但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来说,连续高强度的比赛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。尽管体力和伤病限制了我们,但大家依然没有丝毫松懈,带着疲惫和伤痛坚持到了最后,成绩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了。”
这支由前专业球员、大学生球员以及业余篮球爱好者组成的队伍,代表上海站上了全运会的舞台。她们不仅面临着体能和伤病的考验,还要承担着工作、家庭等多重压力,但她们依然“痛并快乐着”。队员王波,作为队伍中年龄最大的球员,在决赛第一场比赛中就拉伤了小腿,休息一场后又继续上场;李菁,作为上海体育大学的老师,因高强度比赛导致膝盖受伤,甚至需要去医院治疗;夏茹,则是顶着家人和朋友的反对,继续带伤上阵。每当她踏上赛场,伤痛似乎就被抛在了脑后,取而代之的是对篮球的执着与热爱。“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年轻,不能做出漂亮的动作,但我们的初心依然是因为对篮球的热爱,即便疲惫、受伤,我们依然在心中告诉自己:一定要坚持下去。”
有观众曾问夏茹,面对如此疲惫和伤痛,为什么还要坚持比赛?她的回答简洁而有力:“理性告诉我不应该继续,心却告诉我必须走上赛场!每当国歌响起的那一刻,内心的热血就会推动我前进。人生总需要一些为了热爱而不顾一切的瞬间。”
运动场上并没有所谓的“适龄期”,只有“热爱期”。对夏茹和她的队友们来说,篮球场始终是她们梦想起航的地方。她们之所以能够坚持到最后,不是为了冠军,而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初心与热爱。每一个勇敢站上赛场的人,都是英雄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