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龙2017世锦赛再创辉煌:国球传奇的不朽之战
6745 2025-05-30 20:14:45
最精彩、最艰苦、最残酷、
最锻炼军人素质的项目。
先来看一段动画短片,
了解一下这项比赛。
(戳视频,更精彩)
军运会特色项目军事五项比赛,昨天迎来五项中最具关注度的个人全能500米障碍跑项目。
中国选手潘玉程倒数第二组出场,和他同场竞技的是实力强劲的巴西选手。比赛一开始,潘玉程就以直接翻越5米绳梯的方式占据优势,并逐渐拉大距离。连央视解说都激动直呼中国选手“就像一颗子弹!”“奇迹出现!”“真的是一个奇迹啊!”
中国选手潘玉程在比赛中。
最后100米冲刺最考验队员的体力和耐力,也是决定成绩的关键时刻。潘玉程连续穿过异向平衡木、三道矮墙、回旋通道,以2分09秒41的成绩通过终点,并打破世界纪录!他也成为该项目第一个跑进2分10秒的运动员。
这个成绩比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快了一秒。“我的努力没白付”,赛后,他兴奋地挥舞中国国旗。
看视频,感受更直观!
视频一经发布
#中国军人像子弹一样快#的话题
迅速登上微博热搜
网友纷纷留言转发:
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”
“太猛了!太快了!太牛了!”
▼
打破世界纪录的他退伍当过卡车司机
兵兵获悉,这位世界冠军曾经历过退伍、当卡车司机、再次入伍的曲折经历。
潘玉程1991年出生于云南省孟连县,参军后因为田径运动成绩突出,2009年被选调到原八一军体大队军事五项队。两年后,他退伍回到家乡,跟着父亲开大卡车跑运输。2011年底,原八一军体大队新任领导听说了潘玉程的事情后,力邀潘玉程重回军事五项队。
重返军营的潘玉程铆足了劲,不分昼夜地刻苦训练。从2013年巴西第60届军事五项世锦赛开始,他连续5年蝉联军事五项男子500米障碍跑世界第一,并多次获得男子个人、团体、男子障碍接力金牌。2018年初,潘玉程荣立一等功。
潘玉程告诉兵兵:“我曾经退伍过,当过卡车司机,后来再次入伍回到运动场,对我来说,是人生中难得的机会,我非常珍惜。训练场上,战酷暑、斗严寒,自我加压、比学赶超,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破极限。比赛场上,珍惜宝贵机会,研究对手,积累经验,在与强手对垒中,超越自我,淬火成钢。只有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,才能再次实现人生价值。”
现场采访,非常激动
本届军运会上,潘玉程报名参加了男子个人、男子障碍接力、男子团体的比赛,希望他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挥,取得好成绩。
而在昨天上午,女子个人全能500米障碍跑项目中,中国八一女队卢嫔嫔以2分10秒09的成绩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,并暂列军事五项女子个人第一,这也是本届赛会产生的首个世界纪录。“敢想才能做得到。” 这是卢嫔嫔赛前立下的豪言,两天后将迎来23周岁生日的她,用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向冠军发起冲击。
10月20日,中国队选手卢嫔嫔在比赛中。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
10月20日,中国选手卢嫔嫔(左)、王堂林在比赛中。新华社发
“具有军事特色,最精彩也最残酷”,中国女队教练李春梅认为障碍跑是军事五项中最具挑战项目。
中国八一军事五项队队长胡春立介绍,500米障碍跑,近乎于无氧运动,而且在500米障碍的比赛过程中,运动员始终处在一个变速的过程,通过障碍物的时候,呼吸是不均匀的,节奏也在发生变化,这对于运动员参赛,是更大的挑战,也是更接近于实战。“因为部队在实战的过程当中,所处的环境并不是跟田径场一样平滑。500米障碍是最能体现军人特色、部队风采的一个项目”。
兵兵在现场看到,爬高上低,难就难在节奏随时在切换,时而要从平地跃起爬上坡地高障,时而要匍匐低身前行。
10月20日,中国选手卢嫔嫔在比赛中。新华社发
据介绍,练高障,要从5米高的绳梯上纵身跳下7000次;练低障,要在1尺高的低桩铁丝网下匍匐钻爬100公里,这是一名具备夺金实力的选手所累积的训练量。
“特别容易受伤”,兵兵从现场医疗点了解到,当日有运动员因扭伤和擦伤来此就诊。
中国选手潘玉程在比赛中。
而且很难坚持,“最难在于最后100米”,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副主任王恋英接受采访时说,最后冲刺时运动员可能会感到一丝力气不剩,全凭意志。
智利女子运动员雅丽珍达·西福恩特斯在终点接受采访时坦承:“我用尽了全部力气!”
“
李春梅认为,中国队凭借的正是一种“军五精神”:“军事五项取得今天的成绩是一代代‘军五’人奋斗过来的结果,我们军事五项都有五种精神:祖国至上的爱国精神、忘我牺牲的奉献精神、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、整体作战的协作精神、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。”
”
你知道吗?
历届军运会
军事五项被国际军体理事会认定是
最精彩、最艰苦
和最锻炼军人素质的比赛项目
是衡量各国军队战斗力的一种标志
▼
而在射击、障碍跑、游泳
投弹和越野跑这5个小项中
“障碍跑最具观赏性、难度最大
最容易受伤,
但也最具有军事特色。”
来源 | 综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微信公众号、武汉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、长江网微信公众号
编辑 | 夏俊俊
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